7月16日,湛江灣實驗室組織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、湛江蠔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繁育的近江牡蠣“廣福1號”湛江紅新品種的苗種進行現場驗收。
驗收專家組由廈門大學、汕頭大學、廣東海洋大學、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、汕頭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專家組成。本次驗收采用現場抽樣方法,統計50日齡“廣福1號”和對照組(未經選育的近江牡蠣)的附著基數量、平均附苗量、稚貝數量及殼高和殼長。驗收結果表明,“廣福1號”的生長性能顯著優于對照組,該品種的苗種繁育取得階段性成功。
驗收專家組聽取了湛江蠔產業技術研究院關于“廣福1號”苗種繁育的工作匯報,查閱了相關實驗和生產記錄,經質詢與討論,一致同意通過驗收。
近江牡蠣“廣福1號”湛江紅新品種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貝類研發團隊歷時6年,經過4代的選育和2年的中試培育而成,具有在高鹽環境下生長速度快、存活率高等特點,可以在河口低鹽區和遠海高鹽區進行養殖。
湛江蠔產業技術研究院由湛江灣實驗室牽頭,聯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、廣東海洋大學、廣東醫科大學和嶺南師范學院等單位共同組建而成,旨在通過匯聚科研力量,培育湛江本土蠔品種,建立“育繁推”養殖業態,推動湛江蠔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今年以來,湛江蠔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了近江牡蠣“廣福1號”湛江紅新品種的生產性能對比試驗,優化了生蠔育肥的關鍵參數,同時還研發了一套創新的生蠔凈化工藝流程。此外,該院通過與國內20余家牡蠣養殖企業簽訂產業集群合作協議,加強了企業間的協同發展,促進生蠔產業化發展。
湛江日報、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
未經授權不得轉載
未經授權不得轉載